本文是金融證券畢業論文,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建設的措施的分析,其中可分為加強立法工作, 提供法律保障、完善責任制度, 創建社會氛圍、注重家庭教育, 營造良好環境。
?。ㄒ唬?加強立法工作, 提供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道德教育必須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倡導基本道德規范, 弘揚和培育法制精神。國家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 履行政治職能, 對于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活動要進行嚴厲打擊, 同時鞏固和發展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F實家庭生活紛繁復雜, 未成年人的許多權益無法得到切實地保護, 需要不斷完善法律制度促進家庭道德教育的發展。目前我國已制定了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稇椃ā肥菄业母敬蠓?, 其中有兩條規定分別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和未成年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培養?!稇椃ā返?6條第2款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49條第1款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但是有關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類的法律規范相對較少, 僅有《貴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等。然而未成年人總是有不斷的新狀況產生, 因此必須不斷地完善和健全我國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 為我國的家庭道德教育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從法律上保障提升家庭的德育素質水平和能力,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侵害, 使家庭德育有“法”可依, 促進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形成, 保障我國家庭道德教育健康發展。
?。ǘ?完善責任制度, 創建社會氛圍
強化政府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所負的責任。政府應當統籌家庭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規劃, 將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 為家庭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工作的重點在義務教育階段。所以, 政府應重視義務教育并加強對義務教育的投入, 義務教育工作的成功與否是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關鍵。另外, 政府主管婦女兒童工作的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協調機構, 要負責組織協調多方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相關工作, 其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社會上的青少年宮、教育機構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 應當建立家庭教育發表指導服務站點。鼓勵社會上的個人或單位開展規范化的家庭教育發表指導服務活動。對于積極開展公益家庭教育服務活動的社會服務機構和志愿服務組織, 應給予大力提倡和支持。這樣從多方面形成未成年人教育的途徑, 為未成年人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推薦閱讀:淺析我國區域綠色金融發展政策的省際分析
?。ㄈ?注重家庭教育, 營造良好環境
首先, 家庭成員要轉變家庭德育觀念。“道德能彌補智慧的不足, 而智慧卻永遠無法彌補道德的缺陷”這句話表明道德的培育往往比智力的培育更為重要和迫切。父母應該認識到不良品德和習慣的產生會導致子女人格的缺陷, 會嚴重影響子女一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 父母必須要轉變重智輕德的家庭教育方式, 確立德智并舉, 以人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對待孩子的發展要目光長遠, 更要學會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要尊重孩子, 學會和孩子平等友好的相處, 要清楚決定孩子未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 更是道德修養、行為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父母應改善道德管教方法, 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 要具備超人的智慧、品德和自制的能力父母要注重自我的修養提升, 提高文化知識水平, 加強自身道德養成, 為子女的健康發展樹立好的典型。其次, 注重子女實踐活動。家庭道德教育需要把內心的道德信念通過生活中的實踐活動化為外在的道德行為。因此, 家庭道德教育的落腳點在于生活中的實踐活動, 用實踐活動培育子女的道德品質。道德教育需要滲透到子女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助人為樂, 講求公正, 禮貌謙讓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最后,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子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與良好的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家庭是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居住的廠所, 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增強子女對家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能讓孩子自覺承擔家庭成員責任, 使其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得以發展。而家庭不健全, 家庭成員關系惡化, 家庭環境充斥著爭吵和暴力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父母要為子女創造一個自由平等、互尊互愛、和諧友善、相親相愛的良好家庭氛圍, 只有這樣, 家庭才能成為子女健康發展的基石, 父母才能成為子女成長成才的合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