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聞媒體畢業論文,主要是對全民攝影時代的特征進行探究。全民攝影時代,在攝影的主體、攝影的風格和圖片的傳播等方面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這些特征可以直觀地體現出全民攝影時代和傳統攝影時代的區別,也可以反映出全民攝影時代一些新的變化和發展。
1、攝影主體全民化
攝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小眾的活動,一方面是因為攝影技術的復雜性,另一方面是因為攝影器材的昂貴,能接觸到攝影的只有一小部分達官顯貴和專業人士。隨著攝影技術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攝影技術開始成為一項無門檻的技術,普通民眾不經過培訓就可以發表攝影的基本操作。另外,攝影器材也不再昂貴,平民的價格讓普通民眾也可以購買到專業的攝影器材,不管是單反相機還是卡片機,攝影的主體開始由少數專業人士向多數普通民眾擴展。真正讓攝影主體全民化的當屬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強大的拍照功能和后期修圖功能已經趕上了數碼相機的水平,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也放棄攜帶沉重的單反相機而選擇小巧便利的智能手機進行藝術創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的《2018 年 2 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狀況》的數據顯示,我國擁有的移動電話用戶已經達到 14.4 億?,F在的手機基本人手一部了,能拍照的手機讓每個人都隨時隨地攝影,攝影的主體全民化。
2、攝影方式便捷化
傳統銀鹽和膠片時代的攝影,需要前期和后期復雜的技術操作,使得攝影操作起來異常繁瑣和不便。最早的攝影設備甚至笨重到需要動用馬車來運輸,即便是攝影發展到膠片時代,照片還需要到暗房才能沖洗出來,這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照片沖洗技術,一般人也望而卻步。數碼攝影的誕生徹底摒棄了傳統攝影的成像、沖洗和放印技術,數字化的圖像拍攝為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數碼相機不僅在體積上大大縮小,也在拍攝方法和存儲方式上也極為方便,只需輕輕按動它的快門,數碼相機就會根據程序控制的場景模式自動進行焦點的選擇和曝光的控制等一系列以前需要人工手動操作的流程,簡單快捷就可獲得一張曝光準確、焦點清晰的照片。過去復雜的暗房沖洗步驟也被直接省略,照片化作存儲卡中存儲的數字信息圖片,可以隨時瀏覽查看,并可通過打印機快速把數字圖片打印成實體照片。智能拍照手機由于其隨身攜帶的特點讓攝影變得更加便捷和迅速,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就能拍照。此外,手機上的攝影軟件和修圖軟件讓攝影的前期和后期也變得方便和簡單,拍出一張好照片成為很一件容易的事。推薦閱讀:【計算機軟件畢業論文】計算機軟件高職實踐教學現狀